教院学子三下乡||以箔为墨,烁金流光非遗烧箔画走进社区美育课堂(二) |
2024-07-26 19:14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应当积极倡导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非遗的学习与传承之中,让他们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非遗传承的重要思想,7月25日,教育学院“育”美“童”行实践队志愿者联合滨河路社区开展了“以箔为墨,烁金流光”为主题的非遗烧箔画美育小课堂。 烧箔,是一种享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因其丰富的颜色变化和肌理效果,在中国绘画中被广泛运用;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金属肌理感,而且通过各异的图案设计,能够诠释出中式美学所蕴含的质朴与优雅。 活动现场,志愿者老师以PPT介绍的形式向社区小朋友分享了烧箔画的历史起源及制作方法。在了解了烧箔画的基本知识后,“育”美“童”行实践队的老师们带领社区小朋友一起观看了烧箔画的制作教程视频。接着志愿者向孩子们展示了烧箔画的制作工具和材料,指导孩子们使用胶水将原本画好的图案填充完整,再将箔纸贴在涂满叫说的图案上,之后使用毛刷将多余的箔纸轻轻扫除,最终完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烧箔画作品。 上胶、贴箔、扫箔、装裱,社区小朋友们沉浸在手工世界中,金属箔在纸张上舞动,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深沉的故事,引领大家走进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大家只专注于烧箔带来的那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现场志愿者老师为社区小朋友和自己的烧箔作品一起合影留念,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本次“以箔为墨,烁金流光”美育小课堂完美结束。此次烧箔画手工制作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也为烧箔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孩子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让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