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专业建设 > 正文
教育系课程建设规划
2016-12-22 08:20  

    教育系承担着全校各师范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教育理论课,以及教育类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精神,结合教科部的具体情况,教科部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

1、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建设中主体性和主动性。课程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发挥怎样,关系着课程建设进展和效果。所以,在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2、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要对教师进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等的教育。也就是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的思想,还要对教师进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等为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素质,激发他投身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3、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教育理论课的重要性,提高进行课程建设的自觉性。教育理论课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体现师范专业特色的课程。开设教育理论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师范专业的学生不仅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也掌握将来教书育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关理论和技能,也就是说为了塑造合格的师资。所以,教育理论课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必须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教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认识教育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以此增强投身教育理论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

4、要认识教育理论教学的整体性,从整体性上把握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思路。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是师范专业的三门教育理论课,这三门教育理论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联系。这就是说心理学是教育学的基础,教育学又是教学法的基础,所以这三门教育理论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课程建设必须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必须进行整体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会有好的效果。

5、在教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必须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理论课既是理论课,又是有一定运用性课程,所以,教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必须教育教学的实际,尤其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它的作用和意义。这要求教师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情况,要有广泛知识和信息,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6、要进行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就要博览群书。教育理论课属于人文社科类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这要求教师要博览群书,要阅读一些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可能从广阔视野去思考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

7、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情况,把它作为教育理论课课程建设重要参考因素。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双边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坚定了教师的要针对学生的学,坚定了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坚定了教育理论课的课程建设要参考学生的意见。

8、要加强对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培训,改进教育教学手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科技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作为传授知识、信息的活动,更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也就是要把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9、要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经常思考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才能实现课程建设的目标。所以,一定要认真开展教研室活动,在教师中形成重视教学、研究教学的风气,要依靠全体教师的力量完成课程建设的任务。
关闭窗口